close
清華大台灣文學所 2011年春夏文學與創作系列演講紀錄


台文所2011年春夏文學與創作系列演講,以「亞洲新視域:跨界的文化想像」為規畫主軸,希望透過跨國多元的歷史經驗與文化議題,增進對亞洲文化間的多向交流,在開啟同學視野的同時,希冀引發同學思索台灣在東亞中的位置及其特殊性。本所系列演講的第一場次邀請馮品佳老師進行「離散情境與再現政治:閱讀電影中南亞裔女性生命經驗」的演講。馮品佳老師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英文博士,現任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研究領域為英美小說、女性書寫、離散文學、少數族裔論述以及電影研究。著有《東西印度之間──非裔加勒比海與南亞裔女性文學與文化研究》(2010);編有《影像下的現代性:影像與視覺文化》(與周英雄教授合編,2007)等。


在這次的演講中,馮老師主要介紹兩位離散在西方國度的印度裔女導演,一位是加拿大印度裔的梅塔(Deepa Metha),另一位是英國印度裔的查達(Gurinder Chadha)。「離散」一詞,也有「播種」的意思,原先是指稱猶太人建國前流亡世界各地的狀態,後來也泛指因殖民等歷史緣由而自原生國度移居海外的人群。印度歷史中有兩個顯著的「離散期」,第一個是殖民時期印度人移向海外產糖、橡膠或錫的國家,為了殖民母國英國以及歐洲成長中的市場需求,這時期的海外印度移民被稱為「種植場的離散印度人」(the old Indian diaspora of plantation labor)。第二個時期則是自1960年代起的「晚期資本主義」時期移往英美的中產階級印度移民,主要從事醫生、律師與工程師等「腦力勞力」的職業。
 

印度離散族群的電影常被界定為介於好萊塢與寶來塢兩大電影工業之間,必須與原生國度與如今所在國家的電影工業溝通,不斷地與不同地點的主流論述、政治與經濟市場協調,雖然具有「跨越族群」(crossover)的文化吸引力,但在形式、流通方式與觀眾接受度上都面臨更多的挑戰。梅塔生長於印度而成名於加拿大,她的藝術之路可說是符合標準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跨國離散模式。出生於印度西北的阿瑪芮沙(Amritsar),在攻讀博班的期間加入拍攝紀錄片的電影工作坊,遇見加拿大籍的丈夫而於1973年移民北美。她在電影的正式訓練雖起步晚,但由於父親是片商與戲院老闆而長期浸淫於印度電影的傳統中,對寶萊塢的電影傳統並不陌生。梅塔最著名的電影即她自編自導的《火》(Fire 1996)、《地》(Earth 1998)與《水》(Water 2005)這「元素三部曲」(elements trilogy),《火》藉由敘述1990年代新德里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探討傳統印度家庭制度中當代女性的角色以及突破的可能性,因為拍攝妯娌間的同志情誼而備受攻擊;《地》則改編自巴基斯坦裔的美國女作家悉達華(Bapsi Sidwa)的半自傳性小說(Cracking India),由小女孩蘭妮的視角觀看1947年印巴分裂(the Partition)導致南亞大陸分崩離析的歷史,敘述宗教與國族主義結合而導致的悲劇,並看見女性的身體如何成為男人宣示主權的戰場;《水》這部影片開始時,八歲的小新娘邱雅因為大她五十歲的丈夫病逝而成為寡婦,被送入恆河邊的寡婦之家(ashram),受到寡婦之家夏坤杜拉和卡麗雅妮的照顧,透過她的童稚之眼,看見卡麗雅妮被迫賣淫以及寡婦們的不幸。《水》因為挑戰印度對待寡婦的不人道傳統,2000年在瓦拉納西開拍時遭到數千名暴民侵入,焚毀道具布景,梅塔最後於斯里蘭卡秘密完成此片,為了堅持理想而等待了五年的漫長時光。


印度學者對梅塔的評價毀譽參半,肯定者認為她有效地利用影視媒體探討印度女性的社會文化問題,否定者則以為她是面向西方的「本土通風報信者」(native informant),她的電影不過是東方主義式的民族誌。從梅塔的例子中可以觀察到離散族群的文化生產者處於「既是─且是」以及「既不是─且不是」的認同位置,他們在資金與觀眾層面擁有更多空間,但所需揹負的「再現負擔」也愈發沉重。跨國流動的藝術工作者,如何盡量發揮「既是─且是」的面向,也成了一大挑戰。


查達是「褐色大西洋」導演中最有名的印度裔英國女導演,她的家族先移民肯亞,後因非洲國家的排外政策又移民英國。查達最有名的電影就是《我愛貝克漢》(Bend it like Beckham 2002),另外有《我是英國人但是……》(I’m British But…1989)、《海灘假期》(1993)與《新娘與偏見》(Bride and Prejudice 2004)等。


查達電影事業的「養成」年代是1980年代英國「黑人電影」、亦即非主流白人電影發展的高峰期。在美國民權運動的發展下,英國的非裔與亞裔結合在一個「黑人」(black)的政治範疇下,對抗主流社會的種族歧視,其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爭取於媒體「再現自我」的管道。1980年代的「黑人公社」(black collectives)與電影工作坊紛紛成立,開始實驗性的另類創作嘗試。她的身分認同是從「黑人」到亞裔英國人再到集體性的「我們」(apna)。她的電影特色是有濃厚的離散「腔調」,喜愛使用雜揉英文與非洲斯瓦希力語的印度旁加比語。


由於這場精采的演講只有短短兩個小時,中間並穿插了馮老師精心準備的電影片段觀賞,馮老師與我們分享梅塔與查達的人生與電影,也精闢地分析南亞裔的女性創作者如何再現印度本土的女性議題,展現出馮老師對於南亞裔後殖民情境與種族、性別等議題的深入研究,具有高度啟發性。最後,這場關於離散南亞裔女導演的演講,便在傍晚時分馮老師與同學們的問答中完美地落幕了。




原載於 清華大學人社學院 簡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anth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