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歷經將近一學期的精疲力盡與近幾週的心力交瘁,昨晚我決定今早要到台北聽方瑜大師的文學概論。所以雖然昨天就寢時已經兩點,我又輾轉難眠的一兩個小時後才睡著,我今早還是六點多就爬起來,搭車到台大聽了一場文學饗宴。

方瑜老師真的是大師,每次聽她上課都如沐春風,今天她談文學的恆久性和普遍性。分別用後現代文學批評和傳統文學批判的角度來說。

而在講解完後現代批評的各大家之論述內容後,她用席慕蓉的詩句

「繁花之中如何再生繁花
 夢境之上如何再現夢境」

來說明後現代文學批評的中心要旨。重點放在「如何」。因為後現代大師們認為文學批評不可能探求作者原意,意義探求的活動是無窮盡的、不斷衍義/異的。每一次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理解。因此文學作品就像豐富的礦脈,有些作品看似已被挖掘殆盡,但若有新工具(新視野)或看出尚待挖掘處,仍就可以發掘新東西。

就像是,在繁花之上,「如何」,再生繁花。夢境之上,「如何」,再現夢境。

***

【方瑜語錄】
1. 分享日本作家描寫兒時的閱讀經驗:「兒時的閱讀是暗夜的燈火,森林無限深邃,天上繁星點點。」
2. 你/妳有永久、會在不同年歲會不斷去重讀的書嗎?
3. 文學本身即有永恆的價值,並非只因其容器的承載功能(亦即不只是內容的傳達,內容與形式是無法切割的),否則得魚即可忘筌。
4. 卡西勒《論藝術》:「作為藝術優越性的尺度,不是其感染的程度,而是其強化和照明的程度。」
5. 閱讀,讓我們超越時空的限制,真的非常快樂。 (內心獨白:聽老師講課,也真的是非常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manthax 的頭像
    samanthax

    極光塵埃

    samanth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